欢迎进入 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平台
示范课程
大学英语(三)
大学英语(三)
学    校福州大学
院    系外国语学院
学科门类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类
授课教师
绳薇
讲师
累计学习人数 291
课程简介

       大学外语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提升与拓展,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学术英语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念——思辨英语教学兼容多种外语教学法(如“产出导向法”(POA)、“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合作型语言学习”(cooperative language learning))形成的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就工具性而言,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在专门用途英语上通过学习与专业或未来工作有关的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以及应用英语进行本专业知识表述、翻译的基础能力,为今后进行专业英语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同时融合语言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提升学生在高阶思维层面应用英语进行本专业国际性信息处理、分析、评价和应用的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升跨文化素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学生除了学习、交流先进的科学技术或专业信息之外,还要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认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掌握英语这一交流工具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认识、抵制文化同化的能力,建立文化自信,培养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因此,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努力实践“三全育人”,为国家培养具有跨文化意识、国际化视野、健全人格和爱国思想的高素质人才。


相关资料
暂无资料内容...
授课教师